无锡市晶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亿达微电子有限公司与恩智浦半导体股份公司等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17年度“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深圳市微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2017广东高院十大典型案例……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深圳中院)知识产权庭庭长罗剑青介绍,2017年,深圳中院打造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件,有力提升了深圳知识产权审判的影响力。
严格政策标准 打造优秀典范
2017年,深圳中院严格执行“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取得了突出成效。据了解,2017年,深圳市知识产权案件保持高速增长,深圳中院共受理案件3549件;全年全庭办结案件2357件,结收案比为115.03%,同比提高23.14%;目前存案1188件,比上年同期减少312件。
深圳中院积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改革,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优秀典范。罗剑青介绍,在明确知识产权庭与刑事、行政审判部门的分工的基础上,深圳中院强化与法警、执行部门的衔接配合,完善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机制,统一办案标准,强化了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
2017年5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深圳中院在司法审判工作中积极展开探索。在民事案件方面,深圳中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研究,把运用证据规则作为破解审判难题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在刑事案件方面,依法惩处知识产权犯罪。2017年,深圳中院全年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二审案件94件,对209人予以刑事处罚,有力震慑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针对案件迅猛增长的情况,深圳中院实行全流程“繁简分流”改革,重点落实繁案精审,提升知识产权审判品牌影响力。罗剑青介绍,目前,深圳中院基本形成了由院、庭长和审判长负责审理疑难复杂案件,速裁法官办理简易案件,一般知识产权法官审理其他普通案件的知识产权审判格局。
提升队伍能力 创新审判模式
深圳中院积极推动司法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一方面全面推行审前程序改革,有效促进了以庭审为中心的审判模式的形成,更有效提升了庭审效率。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2017年,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389件,真正做到让人民参与司法,让人民监督司法。
随着司法改革工作的日益推进,深圳中院持续开展司法研究,培养“能审判”“能调研”“能讲课”的知识产权“三能”法官。罗剑青提及,2017年以来,深圳市确立了定期开展知识产权研讨的机制,由两级法院轮流承办,提升两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官业务、研究及讲课水平;组织开展重难点问题专题研讨,有效地提升了法官审理案件的专业技能。
2018年,是深圳中院知识产权法庭的开局之年。罗剑青表示,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将立足深圳,放眼全球,努力将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机构,将深圳打造成为在全球具有良好声誉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网